全球化为什么害了好莱坞?

全球化为什么害了好莱坞?
全球化为什么害了好莱坞?

在好莱坞,人们无论得意失意,总喜欢把“黄金时代”挂在嘴边。至少是那句中庸的话:这不是最好的时候,但肯定不是最坏的时候。

我们跟那些和好莱坞打交道的中国公司谈起这件事的时候,他们也听不得半句坏话。“我不知道你的结论从何而来,但我们都知道票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好。”当我提问是否会担心好莱坞好景不长时, TCL 负责娱乐营销部门的张笑在电话那头说道。

这倒是没错,不只是票房,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收入确实持续见好。普华永道在今年 6 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好莱坞电影产业 2014 年在全球收获了 854 亿美元,预计到 2019 年会增长到 1046 亿美元。其中,只有 43% 为票房收入。从营收结构来看,这里已经是全球大豆娱乐中心,而不仅仅是电影中心了。

如果要证明这个行业正蒸蒸日上,迪士尼的股价在过去五年的走势图简直就是最好的缩影。而这家公司 2014 年的主题公园和衍生品营收占到了总收入的 39%。

迪士尼近 5 年的股价持续上升
迪士尼近 5 年的股价持续上升

迪士尼在收购了漫威和皮克斯之后,票房也无失利之虞。这两家公司盛产享誉全球的超级英雄大片和续集片,被各大制片厂争相模仿。它们被特别设计成适合全球观众的口味,而好莱坞的票房也早已不再依赖于美国的本土市场。从本世纪初开始,美国本土的票房就只占到大约 40%。

虽然竞争对手时不时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好莱坞拥有近百年来最大的片库和 IP 数量,保证了续集片可以持续上映。这无疑是最能创造商业价值的那一部分资源。即使亚马逊和 Netflix 要奋起直追,可还是有时间成本横亘在前。

一切水到渠成。基于观众的既有认知制作一部续集大片,持续开发它的衍生品,并且在 TCL 中国剧院超过 900 个坐席的 IMAX 屏幕上放映——你试想一下——这种得意的感觉太容易制造一种黄金时代的幻觉了。

不过,对好莱坞来说,来自华尔街的夸赞未必是件好事。如果想获得好的成绩,就要保证每一部片子的成功。而在大笔投入之前确保自己没有走错棋,几乎是每个大公司都会做的事情。既然即便最有才华的制作人也会失手,诉诸续集和视觉型大片似乎是最安全的做法。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在之前一次和乔治·卢卡斯的对谈中表达了一个让人吃惊的观点:如果好莱坞制片厂继续仰赖于大片,说不准某一个暑期档,所有的大片都票房惨淡,那么好莱坞的好日子会不会就此到头?

这很有可能。在好莱坞,票房预测失败的例子正在频繁发生。2013 年上映的 Will Smith 电影 “After Earth”,不仅口碑差,票房也不理想,而这是一部投资相当高的电影,Will Smith 也一直被认为是好莱坞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只要有几部类似的电影出现,大的制片公司很快就会遇到财务困难。”爱泼斯坦说,他在几年前撰写了《好莱坞钱权秘辛》,介绍好莱坞的电影工业背后的商业逻辑。

这里是一组 2014 年的票房数据,有助于我们理解续集片已经在何种程度上占领了好莱坞。去年全球票房排名第一的是派拉蒙出品的《变形金刚 4》,海外票房占比达到 77.7%。紧跟着的还包括同样是续集片的《霍比特人》、《银河护卫队》。今年同样如此。除了《侏罗纪世界》、《速度与激情 7》和《复仇者联盟》之外,《神偷奶爸》的前传《小黄人》凭借全球的营销网络,票房突破了 10 亿美元,这还没算上档期安排在 9 月的中国市场。今年年初上映的《速度与激情 7》,海外票房可以占到 76.8%,其中中国市场的占比超过 1/4,算一算,也已经超出了美国本土的票房。

然后就是该死的全球化。当然,“该死”是我们的说法,美国人至多觉得无可奈何,全球萤幕上都是美国队长和蜘蛛侠,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坏事。电影本身就是文化扩张的一部分,而文化的渗透又会反向促进这一点。我们不打算在这里探讨全球文化趋同的问题,简单来说,美国在二战之后的强势地位,让好莱坞得以有今天的影响力,这或许是最值得“马克”的事情。

好在还有另一方面——我们采访的一部分好莱坞人已经意识到,他们正在被国际化所裹挟。就好像能量守恒,如果你得到了一切,那你到底会失去什么?

除了电影像连续剧一样一集集往下拍,同样让人感到乏味的是出现在国际银屏上的人脸永远都是那几张。“美国的观众已经不太在乎大明星了,但这一套对于海外市场还是相当管用。”爱波斯坦说。以至于批评者会直接指出,好莱坞现在只能拍全球观众能看得懂的电影,而不是遵从一种有创造性的叙事方式。

“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跨过语言的障碍,被不同的国家接受?简单的电影。比如探险动作、漫画英雄人物和奇幻电影。 相对复杂一些的电影对国际市场不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发行也就没那么容易。” Mark Harris 就是个持有这类观点的人,他是个 80 出头的纪录片导演,曾经三次获得奥斯卡。

对续集片和超级英雄大片的崇拜,已经影响了编剧之类的创作者的营生。 Tom Abrams 过去是个受雇于制片厂的编剧,现在他被认为不适合给十几岁的青少年写那些炫酷的大场面了。于是,他一面回到大学里任教,一面跑去东欧参与当地的电影制作。

无法完成创造性人才和资本的有效对接,现实就是更多的创作者开始逃离电影市场,进入到过去被认为更缺乏创造力的电视剧。电视制片人 Tim Marx 回忆起过去时说:“20 年前,我可以不停地拍电影, 1000 万美元, 1500 万美元, 2000 万美元, 拍这些片子很有趣,他们不是为国际市场设计的,只是为了美国本土市场。”但现在,因为没有“全球大卖”的压力,电视剧反倒成为了创造力的避风港。

颇有声望的电影人已经急着和好莱坞电影撇清关系了,后者从美学的角度来说,显然不太体面。 Jan Schutte 去年开始担任美国电影学院 (AFI) 的院长。这所学校距离那个硕大的 “HOLLYWOOD” 招牌只有两个地铁站的路程,因为对学生的训练专业度极高,一些电影人告诉我,那简直就是个“小好莱坞”。可当我把这种说法转述给 Jan 的时候,他感觉受到了冒犯,他飞快地塞给我一本学生毕业作品的小册子,对我说:“你得看看,就知道,我们的电影一点儿都不好莱坞。”
你要说黄金时代从未出现过,这当然不公允。
人们现在习惯称上世纪 70 年代为“新好莱坞”,并认为那是好莱坞创造力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好莱坞电影的决定性力量已经由好莱坞大公司转移到了有创造力的年轻一代的身上。欧洲电影的“电影作者”理论影响了包括马丁·斯科塞斯在内的一群年轻人,他们拍出了《出租车司机》,也拍出了《现代启示录》。
“没错,有时候我会想要回到 70 年代。” Ron Yerxa 打趣说。作为一位资深的独立制片人,他总喜欢开发 “Nebraska” 之类的“小故事”。
但只要稍稍地深入现实,就会意识到,那并不是 70 年代好莱坞的全貌。麦克白在撰写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中指出了这一点:那只是一种“幻觉”,那些用来激励“好莱坞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电影的税收激励机制也在 1976 年很快就被取消了。
如果用演化的视角,我们大约可以这样看:1970 年代就好像好莱坞自身机制的一种调试,他们随后确定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大片。如今的续集效应,只不过把当时的机制变本加厉地发挥出来而已。
1972 年,《万象》杂志的一篇报道指出: 1971 年, 52% 的票房收入被 14 部影片获得,在当年发行的 185 部影片中,至少有 1/3 亏本。电影业开始接受了发生在电影市场中的巨大变化,把利润集中为数极少的影片之上,同时提高制片和市场宣传成本。这些大片在当时最大的国际市场——欧洲——为制片厂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利润。
70 岁的 Jeniffer Warren 是个亲历者,在当时,她是个颇有些名气的女演员。“我拍了几部电影,(那是在 1970 年代)后来人们把那叫做电影的‘黄金时代’,但我根本不觉得是。”她在洛杉矶西边的私家花园里对我说,“好的品味在别处,而好莱坞只想着赚钱。既然他们看到可以拍大片(赚钱),为什么还要花钱制作小成本电影呢?”
紧接着是大公司的形成。八十年代,众多的好莱坞制片公司被外来的大公司收买,他们在过去完全没有娱乐媒体方面的经验,渐渐的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制作一些能为自己赚大钱的电影。
什么是赚大钱的电影?

从商业运作的角度上看,减少一切人为的不可控因素,流水作业会让一切利润最大化。爱泼斯坦给我们解释了一个有趣的机制:因为电影在全球同步上映,所以除去西方宗教节日,还必须考虑亚洲国家的周末。最后筛掉一切不利因素,大约有 18 至 20 个周末可供六大公司选择。平均到每家不过 3 个多周末。所有的影院都会把费用提前支付给六大公司,因为营销的计划已经事先做好。既然大家都推高成本的大片,六大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默契,一旦有人破坏游戏规则,整个好莱坞就玩不下去。大家都会避免大片在同一个周末撞车。

“如果你有机会跟迪士尼开一次会,你会觉得那是哈佛商学院的公开课。他们怎么做营销、怎么做调研,资金回转周期有多长。六大公司在电影开拍的时候,就知道这部电影该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上映。”爱泼斯坦说。

酷炫吗?非常。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正是这套机制,它高效、有用,极少出错。电影和电影的观众都一并被流水线化了。

但凡你看过一两部,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超级英雄片或者动作电影会是流水作业的理想基础。二十世纪福克斯一位希望匿名的员工解释说,过去的福克斯超级英雄电影更成人化,故事更关照人类社会,但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漫威的明快色调和卡通气质的人设更有市场”。

眼下好莱坞得到了它想要的:2000 年,美国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票房收入还大体相抵,但这个世纪,美国市场的收入就只占到 40% 。讨论“黄金时代”因此成了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在这个行业的顶尖六大制片公司里,它们被认为只生产成功的产品,而不是成功的电影。那些它们自己都看不大清出路的电影,可能更会交给与他们有着复杂关系的独立电影公司。只负责成功产品的行业,好莱坞可能会遇到爱泼斯坦说的那个问题:也许某一年的暑期全面崩溃,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它们的辉煌。

可能只有这个时候,你才深切体会到华尔街暗暗的存在。以往我们会想象华尔街对好莱坞施加影响在于投资,但实际上,它们更大的影响在于它控制着成功和赚钱的电影源源不断产生。

有着 20 多年经验的影评人 Ella Taylor 发出了这类抱怨,她说:“制片厂现在只拍给 12 岁的男孩看的电影。”
所以你理解影评人为什么会失业了吧。12 岁男孩看的电影为什么需要影评人!你怪罪报业的没落,怪罪手机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而实际上,是萤幕上的大多数电影已经没有被评论的价值。
迈克尔·沃尔夫 (Michael Wolf) 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他说:“娱乐生意是一场赌博,有赌博当然总会有赢家,因此,成功的影片便成为推动娱乐业不断发展的动力。”
在过去,成功的影片具有更高的美学意义。斯皮尔伯格在回忆起 1971 年为导演 Monte Hellman 担任助理拍摄 “Two-Lane Blacktop” 时说,这部在商业上不算大获成功、但在影评人中评价甚高的影片“营造了美国人对 66 号公路的情结,成为培养忠实的公路电影粉丝的经典之作”。

但这样的观众教育再也不会有了。有这份闲心,好莱坞大概会认为,不如去好好琢磨中国人都喜欢看什么。眼下,他们还有一点这种自信。

球化让好莱坞变成一个庞大产业,但也削弱了它本该有的创意。好莱坞的敌人,电视就要登场了。下一篇,为什么电视最终还是成为了好莱坞的敌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