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开了多家「标准」尺寸的 Amazon Go 后,开始尝试新形态,一家开在西雅图梅西百货商店内的迷你店。
早前还有消息传出,亚马逊要把「无人店」的支付技术应用到大型百货商店,与这种猜测不同,亚马逊反而开出一家迷你店。
这家迷你店不设人工收银台和支付通道,应用的技术与其他店完全一致,摄像机、传感器组成货品追踪系统,顾客只需在进门时刷手机确认身份,即可根据取走的商品自动扣费。
[mks_button size=”small” title=”亚马逊开了家 Amazon Go 迷你店,面积小才能适应更多的环境” style=”squared” url=”https://www.ifanr.com/1148258″ target=”_blank” bg_color=”#81d742″ txt_color=”#FFFFFF” icon=”” icon_type=”” nofollow=”0″]
▲ 进门刷手机. 图片来自:Medium
过去一年多,亚马逊开出多家 Amazon Go,面积基本 150 平方米左右,而这家迷你店面积为 42 平米左右,仅为过去的四分之一。因为面积小,上架的商品类型也会相对少一点,主要是早午晚餐、饮料、小吃等。
虽然这家店的商品种类选择少,酒精、生活杂货、生鲜蔬菜等没有,但「缩小」版的 Amazon Go 使用的不再是租金昂贵的沿街、首层店面,而是百货大厦内的一角。这种娇小的店面显然能适应更多样的环境。
如果说「标准店」对应的是传统超市,那迷你店显然是要打造「无人便利店」。与大型超市不同,便利店的地点选择更丰富多样,这种模式可能更利于 Amazon Go 大量复制。在即买即走的「便利店」消费中,Amazon Go 无人支付可能更占优势,毕竟消费者可不愿意为了买瓶饮料而排长队支付。
今年,国内外的生鲜店、社区无人货柜、无人便利店等越来越多,这些店除了反映出线上线下融合这一零售业生态,还反映了人们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的改变。
▲Amazon Go「标准店」. 图片来自:Benzinga
如果线下零售店的人工服务减少,是为了控制成本,提升效率。那商店的面积变小,除了节省租金以外,还反应出越来越多的顾客是「独自」购物,而非「家庭式」采购了。
「逛超市」慢慢不再是人们必须的生活、消费习惯,购物商店有多宽敞,品类有多丰富,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当人们的购物目的明确,也不想花太多时间在慢慢选购上,大数据统计出来的热门商品、更便捷的支付、沟通成本的省略,这些渐渐成为零售店的卖点。
尽管这些面积越来越小的无人店和无人货架没有温度,但无可否认这成为更普遍的消费场景,这与越来越多人独自生活的社会现象有关。当然,不管有没有人工服务,传统大型超市在短时间内还不会被这些无人小店完全替代,科技在不断发展更替,无人店也未必能顺利生存下来。
题图来源:The Verge